临时用电技术方案审批是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关键环节,需经施工单位编制、监理审核、专家论证(必要时)及电力部门批准4个核心步骤。重点包括:方案合规性审查、负荷计算准确性、应急措施完备性及安全责任人明确性。
-
方案编制要求
施工单位需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编制技术方案,明确用电设备清单、配电系统图、电缆敷设方式及防雷接地措施。高压临时用电(≥10kV)必须包含电气试验计划。 -
监理审核要点
监理单位重点核查:临时用电与永久用电冲突规避、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置、漏电保护器参数匹配性(如额定动作电流≤30mA)。对存在超规模用电(如500kW以上)或涉及爆破区域的方案,需退回补充风险预案。 -
专家论证条件
符合以下情形需组织专家论证:①采用非标配电设备;②在易燃易爆环境敷设电缆;③需多电源并联运行。论证内容涵盖短路电流校验、谐波抑制措施及停电切换时序设计。 -
电力部门批关键
最终审批需提交:供电点可行性证明、无功补偿方案、电力设施防护协议(如临近高压线作业)。审批通过后颁发《临时用电许可证》,有效期通常与施工周期一致,超期需重新报验。
临时用电方案实施后,施工单位应每日巡查配电箱湿度、电缆温度及保护装置状态,并保留巡检记录备查。雨季或极端天气前必须进行专项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