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非油品销售已成为行业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精准营销和场景化服务,实现油非业务双向赋能。以中石油四川销售为例,其非油业务年收入突破20亿元,毛利占比超20%;而能链便利等新零售平台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油非互动,单站活动可创28万元额外收入。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思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商品+服务+体验”的立体化生态。
-
商业模式创新
联营合作与站外拓展是突破增长瓶颈的有效路径。例如中石油与1919酒类平台合作实现“19分钟送达”的即时消费场景,单店8天销售额破10万元;零场租入驻中国移动营业厅的“站外店”,月销达12万元。异业资源整合(如茅台品鉴会)可带动油非客户相互转化,单日酒类销量占比达46%。 -
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
- 选品优化:基于52周客户行事历设计促销,结合畅销品与高毛利商品组合(如1月份便利店超96%单品毛利高于27%)。
- 场景化陈列:利用“第一视点”堆叠应季商品,关联摆放收银台小件(如纸巾+零食),滞销品穿插促销端头提升周转率。
- 会员体系:积分兑换与油非套餐绑定(如“9.9元礼包含油券+抽纸”),复购率提升42%,客户感知价值翻倍。
-
员工赋能与绩效设计
通过“开口营销+走动营销”强化执行,如细分客户档案并动态追踪,针对性推荐高潜力商品。考核制度需倾斜非油毛利,例如中石油对超额完成指标奖励百万,并开展专题培训覆盖500余人次,提升燃油宝、润滑油等专业话术能力。 -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轻资产模式降低资金压力,如能链便利提供14000种SKU的“即买即卖”供应链,源头直采价优化30%;中化山东石油通过区域拼单实现物流最优解,4个月创效13.5万元。
未来加油站需从“能源补给站”升级为“车生活服务枢纽”,通过文旅合作、乡村振兴产品展销等差异化服务挖掘增量。建议聚焦高频刚需商品(如米面粮油)作为流量入口,同步探索汽车后市场等高附加值业务,构建可持续的非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