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市名的来历与历史可归纳如下:
一、市名由来
-
历史溯源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由“同安郡”(隋代治所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治所今潜山)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寓意“平安吉庆”。
-
别称沿革
-
盛唐 :最早见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的文献记载,东晋诗人郭璞曾赞叹“此地宜城”,故得名“宜城”。
-
舒州 :唐朝时期为舒州辖区,南宋初期沿用。
-
安庆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正式定名,后沿用至今。
-
二、建城与发展
-
建城时间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由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重建,以备战守。
-
府治变迁
-
1235年因战乱迁至罗刹洲、杨槎洲;
-
1260年复筑安庆城,迁怀宁县治附郭,成为正式府治。
-
三、历史地位
-
政治中心
1760-1937年,安庆为安徽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文化影响
安庆是黄梅戏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盛唐山、太平寺等。
四、地理与人文
安庆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自古为军事要地,也是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