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风险辨识清单是预防触电、火灾等事故的核心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识别隐患并制定管控措施。通过清单化管理,可覆盖线路老化、设备接地不良、漏电保护缺失等关键风险点,结合国家标准(如GB 50054)和现场实操要求,实现风险分级(低/中/高)与动态管控。
-
线路风险:绝缘破损、过载短路是电气火灾主因,需穿管保护、安装短路保护装置,并确保接地线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严禁缠绕。架空线路高度需符合规范(室内>2.5米,室外>4.5米)。
-
配电设备:配电箱需防雨水渗入,箱门与金属框架用≥4mm²黄绿双色线跨接。固定安装时禁止使用可燃材料,并设置隔绝板防止触电。
-
漏电保护:依据GB 13955强制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定期测试功能,手持设备每次使用前需试验。
-
环境防控:配电房需防小动物进入,高低压柜前铺设绝缘胶垫,易燃易爆场所禁用非防爆插头插座。
-
管理闭环:建立“一装置一策”整改机制,老旧设备评估后更新或淘汰,操作人员需培训持证上岗。
提示:清单需结合企业实际动态更新,定期核查措施落实情况,并优先处理高风险项(如电弧闪over防护)。通过标准化流程与责任到人,将风险控制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