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的核心在于规范操作和预防风险,无证操作、湿手接触带电设备、设备带病运行、私拉乱接电线、不佩戴防护用具、超负荷用电、盲目施救触电者、随意移动运行设备、易燃环境违规作业、忽视警示标识是导致事故的十大高危行为。以下分点详述其危害及防范要点。
-
不准无证操作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安装、维修需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缺乏技能和知识,易因操作失误引发触电、短路或火灾。 -
不准湿手接触带电设备
水分大幅降低人体电阻,湿手操作开关或插头会导致电流瞬间穿透身体,轻则灼伤,重则致命。 -
不准电气设备带病运行
绝缘破损、线路老化或部件故障的设备可能漏电、过热甚至爆炸,发现异常应立即停电检修。 -
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随意改装线路易造成过载、接触不良,引发局部高温或电弧,增加火灾风险;临时线路需用套管固定并远离易燃物。 -
不准不穿戴防护用具作业
绝缘手套、护目镜等可阻断电流路径,防护服能减少电弧伤害,尤其在高压环境中,防护缺失将直接危及生命。 -
不准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长时间超载运行会导致电线过热、绝缘层熔化,甚至引燃周边可燃物,需按设备额定功率匹配电源并安装过载保护装置。 -
不准盲目徒手施救触电者
未切断电源前直接接触伤者会导致连环触电,应优先断开电源或用绝缘工具移开带电体,再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不准随意移动运行中的设备
设备运行时移动可能拉扯电线、破坏绝缘层或导致部件松动,引发漏电或机械故障,应先停机再调整位置。 -
不准在易燃环境违规用电
粉尘、油气密集场所应使用防爆电器,普通设备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爆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 -
不准忽视安全警示标识
“高压危险”“禁止合闸”等标识提示特定风险,无视警告擅自操作可能触发连锁事故,需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程。
遵循“电气安全10不准”可显著降低触电、火灾等事故概率。日常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参与安全培训,遇故障时务必断电后由专业人员处理,切勿心存侥幸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