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保研去向及人数呈现高质量、多元化的特点,2023届保研率达22.67%,其中54%保研外校,覆盖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王牌专业保研率超30%,部分试验班甚至达83%。以下从保研规模、去向分布、专业差异三方面展开分析:
-
保研规模与质量
吉林大学近年保研率稳定在22%-23%,2023届2277人获推免资格,外校保研占比过半。外校录取集中在中国科学院(134人)、西安交大(110人)、复旦(64人)等科研强校或985高校,体现生源竞争力。2024届保研北大本部达53人,超清华、浙大等同级高校,医学部保研数据未完全统计,预计总数更高。 -
去向分布与学科优势
外校保研中,理工科以中科院、清北、华五为主,医学方向复旦、上海交大占比突出,人文社科则倾向人大、南大等。本校保研占比42.6%,临床医学、车辆工程等优势学科留校率超40%,依托院士团队和国家级项目吸引学生。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表现亮眼,保研至清华、中科院等新兴领域强校。 -
专业差异与策略建议
保研率两极分化明显:唐敖庆班超64%,考古学(38%)、法学(28%)、基础理科(30%+)表现优异;计算机(18.4%)、金融学(15%)等热门专业反低于校均,艺术类如作曲专业保研率为零。建议考生结合兴趣与保研数据选择专业,例如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既能享受高保研率,又易冲击顶尖院校。
吉林大学保研体系兼顾规模与质量,学生可通过优势学科或试验班提升深造机会。保研外校比例高反映其全国影响力,但专业选择需规避低保研率领域,合理规划学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