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格需满足严格的学术、科研及师德标准,核心要求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主持高层次科研项目、近三年科研成果显著(如自然科学需SCI论文或省部级奖项)、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且能保证充足指导时间。以下是具体要点:
-
基本条件
申请人需为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研究员),1953年后出生者一般需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上限通常为60岁,且招收新生的最高年龄限定在退休前三年。师德方面要求热爱教育事业,熟悉研究生政策法规,能保证每年至少半年时间在国内指导博士生。 -
科研项目与经费
自然科学领域需近三年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可支配经费至少25万元(部分学科要求80万以上);人文社科领域需主持项目经费达5万元,或科研成果达到双倍指标时可放宽经费要求。 -
学术成果要求
- 自然科学:近三年发表4篇SCI论文,或在《Science》《Nature》子刊发表1篇;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发明专利可折算为SCI论文。
- 人文社科:近三年发表3篇C类论文(或1篇A类),或出版高水平专著、获省部级奖项。交叉学科成果可综合认定。
-
培养经验与团队
需完整培养过一届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并有协助指导的学术团队。部分学院(如通信工程学院)要求年均科研经费50万元且发表6篇EI论文。 -
选聘程序
每两年开展一次选聘,需通过个人申报、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初审、公示及学部评审。申报材料包括《简况表》、科研成果证明及经费备案文件。
提示:各学院可能细化标准(如权威EI期刊认定),建议申请人提前查阅学科分委会的具体要求,并确保科研成果产权归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