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通常滞后于政策底1-12个月,具体间隔受外部风险、政策明朗度及市场情绪影响,且市场底往往低于政策底。
-
时间范围与历史规律
多数情况下,政策底出现后,市场底会在1-3个月内形成,但极端情况下可能延长至7-12个月。例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后市场底迅速确立,而2012年因政策不确定性延迟至3个月后。 -
关键影响因素
- 外部风险:若外部冲击(如贸易摩擦)消退,市场底可能领先盈利底1-2个月;反之,国内政策摇摆(如2012年)会延长间隔。
- 情绪底叠加:市场底本质是估值、政策与情绪的共振,悲观情绪可能使政策底看似“半山腰”,需等待情绪彻底释放。
-
市场表现特征
政策底后通常伴随短期反弹,但高度有限,随后二次探底直至市场底确立。这一过程中,不坚定投资者被清洗,底部才真正夯实。
市场底的形成是动态博弈的结果,投资者需关注政策信号与情绪拐点,避免过早抄底或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