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考评内容及评分主要围绕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展开,具体涵盖以下五个核心方面:
一、组织管理(20分)
-
领导重视 :档案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处理相关问题或发布加强档案工作的文件,得1.5分。
-
经费保障 :档案事业费列入预算且专款专用,得1分;经费增长并满足正常运转需求,得1.5分。
-
队伍建设 :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得2分。
二、基础建设(20分)
-
库房与设施 :库房符合安全、防火等要求,面积满足需求,得6分;配备装具、办公设备等,得3分。
-
档案整理 :案卷组合、页号编制、目录填写规范,得4分;无积存文件材料按比例扣分。
三、业务管理(20分)
-
分类与编目 :执行分类方案,目录规范合理,满足检索需求,得5分;出现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归档与移交 :文件完整系统,移交手续完备,得4分;晚归一个月扣0.5分。
四、利用与服务(10分)
-
利用登记 :建立利用登记薄,办理手续规范,得1分。
-
效益评估 :汇编利用效益案例,得1.5分。
五、安全与制度(10分)
-
安全保障 :落实保密制度,防止档案损坏/丢失,得1分。
-
制度执行 :档案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并有效落实,得1分。
评分细则 :采用现场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项指标根据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最终综合得出总分。例如,档案分类规范达标得5分,若出现字迹模糊等不符合要求则扣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