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修订,强化财务规范
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的修改说明,综合财政部最新文件及政策解读,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订背景与目标
为进一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如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进行了修订,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修订内容
-
会计制度修订
-
制度名称 :由《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更名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24年修订版)。
-
修订范围 :涵盖所有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强化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的规范。
-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升
-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核算应基于经济业务实质,而非仅依赖法律形式。
-
强化财务报告透明度 :需真实、完整反映财务情况、收支结余及现金流量,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
-
-
具体会计处理规范
-
非现金资产捐赠 :明确存货、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方法,区分市场价格、销售价、政府指导价等不同计量属性。
-
外币业务处理 :统一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需按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
三、其他重要调整
-
会计期间划分 :保留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期间划分,但未明确季度和月度会计中期的具体定义。
-
清算财产处置 :清算后剩余财产需按原制度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四、实施影响
修订后的制度通过强化规范性和透明度,有助于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相关组织及时学习新制度,调整财务核算流程,并确保财务报表合规性。
(注:以上内容综合财政部官方文件及政策解读,具体应用中需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