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将扩招,尤其是国家战略紧缺专业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但不同学科差异显著。例如,电气工程专硕扩招超50%(从40人增至64人),而学硕仅小幅增加3人;智慧能源学院等新兴交叉学科也新增名额。扩招政策与教育部“稳步提高研究生规模”的导向一致,但实际录取仍会根据生源质量动态调整。
分学科扩招趋势明显。电气工程专硕连续两年扩招,2025年计划录取64人,创历史新高;智慧能源专业首次独立招生,复试线较上年上涨36分,反映新兴学科热度。相比之下,传统学硕扩招幅度较小,部分专业甚至缩招,如机械工程学硕2024年缩招10人后未恢复。国家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骨干、退役士兵)名额稳定,理工科占比超60%,凸显政策倾斜。
前沿学科是扩招重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持续增加名额,配套新增357门AI课程和15个跨学科微专业。例如,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改革后,下设的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均扩招30%以上。但部分人文社科专业维持原有规模,甚至因师资限制缩减招生。
录取规则更灵活。复试淘汰率降低(电气专硕复录比1.23),初试权重占比71.4%(500/700分),但新增专业测试笔试环节。转专业政策开放,未录取到目标专业的考生可通过“伯乐计划”跨学科调整,但需通过加试。专项计划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违约将影响征信。
建议考生关注三类动态:3月发布的各学院细则(如导师名额)、6月调剂系统开放后的补录机会、9月推免后的统考名额调整。跨考生可重点申请新设的“AI+专业”,但需提前修读先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