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历史上呈现出显著的“牛长熊短”特征,牛市平均持续51个月且涨幅达151.6%,而熊市平均仅11个月、跌幅约34.2%。 从1920年代至今,美股经历了多次牛熊周期,其中1982-2000年长达18年的科技股牛市和2009-2020年金融危机后的11年长牛尤为瞩目,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熊市跌幅达57%为二战以来最剧烈之一。
-
早期牛熊交替(1920s-1940s)
1921-1929年牛市受益于经济繁荣,道指涨幅超400%,但随后的1929年大萧条使**暴跌90%。1932-1937年经济复苏推动5年牛市,但二战阴影导致1937-1942年熊市。 -
战后黄金时代(1940s-1960s)
1942-1968年长达26年的牛市由二战后重建、婴儿潮和科技革新驱动,道指从150点升至近1000点。1968-1982年滞胀期熊市因石油危机和高通胀持续14年。 -
科技浪潮与危机(1980s-2000s)
1982-2000年牛市涵盖个人电脑革命和互联网泡沫,标普500涨超12倍,但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引发49%跌幅。2007-2009年次贷危机导致标普500腰斩,美联储QE政策助2009-2020年牛市反弹。 -
近年波动与韧性(2020s至今)
2020年疫情熊市仅1.5个月但跌幅34%,美联储无限量QE迅速扭转颓势。2022年激进加息引发27%回调,但2024年标普500仍累涨23.3%,显示美股在通胀压力下的适应力。
投资者需关注经济周期与政策拐点,如美联储利率调整、地缘冲突等关键事件,同时警惕高估值板块风险。历史表明,美股长期向上趋势明确,但分散投资和防御性配置是应对熊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