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进卷烟厂完全不靠谱,本质是诈骗或劳务派遣陷阱! 近年来,烟草行业因高薪稳定成为求职热门,但所谓“花钱买岗位”的承诺均为虚假宣传,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公安部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全国查处涉烟草招聘诈骗案超400起,单案最高涉案金额达2600万元,受害者多为轻信“内部关系”的应届生及家长。以下是关键事实与分析:
-
诈骗套路解析
- 伪造文件:骗子常伪造“定向委培协议”“特招红头文件”,甚至搭建山寨招聘网站(如仿冒域名“ztobacco”),利用考生焦虑心理收取15-30万“打点费”。
- 角色扮演:雇佣临时演员冒充“面试官”,通过视频面试增强可信度,事后以“岗位调整”为由拖延并销毁证据。
- 劳务派遣混淆:部分中介将外包岗位包装成“转正捷径”,实则求职者与第三方签合同,与烟草系统无直接关系,转正承诺纯属虚构。
-
烟草招聘真相
- 流程透明:正规招聘需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tobacco.gov.cn)公示,笔试由第三方命题,面试采取“双盲”模式,拟录用名单三级公示。
- 法律红线:《烟草专卖法》明确禁止招聘受贿,职工三代内亲属报考需申报,近年已有12名干部因干预招聘被开除。
- 幸存者偏差:极少数“成功案例”多为中介伪造,或混淆劳务派遣与正式编制,真实通过关系运作的案例绝不会公开交易细节。
-
高风险后果
- 财产损失:受害者往往需**或抵押房产支付中介费,湖南案例显示单人最高被骗45万元,且法院可能认定“扰乱公平竞争”,驳回追款诉求。
- 职业隐患:劳务派遣工无晋升通道,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如卷包车间噪音达90分贝),部分岗位长期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健康风险突出。
提示:警惕“保证录取”“跳过笔试”话术,所有招聘信息以官网为准。若已受骗,立即保留证据并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举报。职业选择应立足长远,勿为“捷径”透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