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最新规划发展图
- “多规合一”:淮南市首部“多规合一”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现空间规划的统一和协调。
- 国家战略支撑:依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推动淮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城市性质明确:定位为“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等,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 “两带三区四中心”格局:构建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
- 底线约束:严格落实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底线要求,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 高质量农业空间:构建高质量农业空间,支撑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 生态安全屏障:牢固生态安全屏障,描绘沿淮山水画卷,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 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中心城区优化: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活力,改善人居环境。
- 历史文化保护: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特色空间魅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规划背景和过程
- 规划背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成立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制团队在调研座谈、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
- 规划过程: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淮南市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直部门意见,经市资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市政府呈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于2024年3月2日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
规划内容
-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
构建高质量农业空间,支撑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
-
牢固生态安全屏障,描绘沿淮山水画卷: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淮南。
-
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
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活力: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改善人居环境。
-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特色空间魅力: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安全韧性支撑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
促进区域空间协同,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空间协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
总结
淮南市最新规划发展图为淮南市未来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明确了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优化了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功能和竞争力,为淮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