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强制收取模拟训练费属于违规收费行为,学员有权拒绝并保留证据**。关键争议点在于收费项目是否明示、培训内容是否属于教学大纲规定范畴。
驾校以“不交模拟费不让练车”限制学员正常学习进度,实质是利用信息差制造强制消费陷阱。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模拟器训练并非科目二、三的必修内容,驾校若未提前公示收费明细或捆绑销售,均违反行业规定。
分点解析争议核心与应对策略
-
法规依据与收费边界
驾驶培训费用应严格遵循合同约定与物价部门备案标准。模拟器使用费用若未经学员自愿选择,驾校不得以“不交费停训”施压。部分省份明确要求模拟训练单列收费,且学时不超过总培训量的30%。 -
常见收费套路识别
- 模糊合同条款:口头承诺“全包价”,事后追加模拟费;
- 夸大模拟效果:宣称“不练模拟考不过”,制造焦虑诱导付费;
- 设备闲置转嫁成本:将驾校采购模拟器的成本强行分摊给学员。
-
学员**实操指南
- 签订培训合要求明确列出模拟训练收费标准及是否为必选项目;
- 遭遇强制收费时,保留聊天记录、收据等证据,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投诉;
- 向当地道路运输管理局提交书面举报,核查驾校经营资质与收费合规性。
遇到此类问题时,学员需明确自身权益,避免因妥协助长违规收费风气。选择驾校前可通过政务平台查询机构信用评级与投诉记录,优先选择明码标价、口碑良好的正规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