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于2017年2月24日借壳鼎泰新材上市,原始发行价为每股32元,发行总量达39.5亿股,上市首日收盘价47.49元,市值逼近2000亿元。这一借壳案例创下当时快递行业最高估值纪录(433亿元),并推动创始人王卫身价飙升至中国富豪榜前三。
分点展开:
- 借壳背景:2016年快递行业集体冲刺资本市场,顺丰为应对“三通一达”的竞争压力,选择通过反向购买方式快速上市,规避IPO核准制的漫长流程。
- 股价表现:上市后股价从32元发行价最高涨至73.48元,但市场分析认为其短期估值已见顶,长期需观察业绩支撑。
- 资本运作:借壳方案中,鼎泰新材置出资产作价8亿元,顺丰置入资产估值433亿元,差额通过发行股份(10.76元/股)补齐。
- 后续发展:2024年顺丰完成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但原始股于2020年7月24日已全部解禁。
顺丰通过借壳实现快速资本化,原始股投资者若持有至解禁期收益显著,但需关注行业竞争与利润增速对长期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