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数量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但就业率仅为55%,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行业分化与技能错配导致近半数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季”,而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却存在百万级人才缺口。
-
规模与压力
2025年高校毕业生同比增加43万人,叠加留学生和往届未就业群体,实际求职人数或突破1500万。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教培缩招40%,而基层岗位因薪资低、发展受限吸引力不足,形成“有人无岗”与“有岗无人”的困境。 -
行业分化与技能错配
- 高需求领域:AI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2.4万元,但仅10%岗位面向普通院校毕业生;
- 低就业专业:土木工程、文科类专业签约率不足35%,而计算机、新能源等“绿牌专业”薪资涨幅超15%;
- AI替代风险:45%基础岗位被技术取代,复合型“智能+”人才需求激增。
- 政策与个体应对
国家通过基层项目扩招50万岗位(如“三支一扶”),并提供3万元安家补助,但仅20%毕业生选择。企业更看重技能认证而非学历,78%雇主优先录用掌握AIGC工具的求职者。毕业生需调整心态,通过实习、技能培训提升竞争力,或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灵活路径。
当前就业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毕业生需结合行业趋势与个人优势主动破局,政策与教育体系改革亦需加速匹配产业升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