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显卡的发布时间顺序展现了其从早期图形处理器到现代AI计算巨头的技术演进历程,关键节点包括1995年首款NV1、1999年划时代的GeForce 256(首款GPU)、2025年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
-
早期探索(1995-1999年)
英伟达于1995年推出首款显卡NV1,支持2D/3D和音频处理,但市场反响平平。1997年Riva 128改用多边形渲染,1998年Riva TNT引入32位真色彩,为后续突破奠定基础。1999年底发布的GeForce 256首次定义“GPU”概念,集成硬件T&L引擎,性能较CPU提升5倍。 -
架构迭代(2000-2018年)
2000年GeForce 2系列优化渲染管线,2006年8800GTX支持DX10。2010年Fermi架构强化并行计算,2018年图灵架构(RTX 20系列)首次实时光线追踪。此阶段架构代号均以科学家命名,如开普勒(Kepler)、帕斯卡(Pascal)。 -
AI与光追时代(2020-2025年)
2020年安培架构(RTX 30系列)提升AI算力,2022年Hopper架构(H100)专攻数据中心。2025年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如RTX 5090)采用台积电4NP工艺,GDDR7显存,性能较前代提升20%-50%,覆盖主流到旗舰市场。
总结:英伟达显卡的迭代始终围绕性能、能效和场景扩展,从游戏图形到AI计算,持续定义行业标准。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世代的显卡,新一代产品通常带来显著的架构革新与技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