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阶段通常被划分为五个核心阶段,不同理论在年龄划分和具体任务上略有差异,但核心框架基本一致。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成长阶段(0-14岁)
-
核心任务 :发展自我概念、建立信心、探索兴趣与能力。
-
关键发展 :通过幻想、兴趣探索和能力发展形成初步职业认知,为后续阶段奠定基础。
二、探索阶段(15-24岁)
-
核心任务 :明确职业偏好、尝试不同角色、积累实践经验。
-
关键发展 :通过学校活动、兼职等途径探索职业方向,形成初步职业概念。
三、确立阶段(25-44岁)
-
核心任务 :稳定职业选择、建立专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
-
关键发展 :通过工作实践和角色转换,形成稳定的职业身份和技能体系。
四、维持阶段(45-64岁)
-
核心任务 :保持职业竞争力、提升社会地位、传承经验。
-
关键发展 :通过持续学习、职业转型或管理岗位积累,维持职业成就感。
五、衰退阶段(60岁以后)
-
核心任务 :完成职业过渡、调整生活重心、享受退休生活。
-
关键发展 :通过兼职、志愿服务或兴趣活动延续社会价值,平稳过渡到退休生活。
补充说明
-
理论差异 :舒伯理论增加了就业和退休阶段,金斯伯格理论侧重能力-兴趣匹配,我国专家则提出萌发期、继承期等细分。
-
实践建议 :每个阶段需关注自我认知与外部环境匹配,通过技能积累和经验调整应对职业转变。
以上划分综合了权威理论,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个体差异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