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气温可能出现阶段性下降,主要与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增强、太阳活动低谷期叠加及火山喷发气候效应有关。这些自然因素短期内可能抵消部分温室效应影响,但不会改变长期变暖趋势。
-
拉尼娜现象持续影响
2024-2025年可能出现强拉尼娜事件,东太平洋异常低温导致大气环流改变,东亚、北美等地冬季偏冷概率增加。历史数据显示,强拉尼娜年全球平均气温可比厄尔尼诺年低0.3-0.5℃。 -
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
2025年恰逢第25太阳活动周期衰退阶段,太阳黑子数量减少导致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弱。NASA观测表明,太阳极小期可使地球对流层温度降低0.1-0.3℃。 -
火山喷发冷却效应
2023年汤加火山喷发遗留的平流层气溶胶仍在扩散,2024年若发生新的VEI4级以上火山喷发,其喷射的二氧化硫将反射更多阳光,可能造成"火山冬季"效应。
需注意此类降温属于气候系统正常波动,2015-2024年仍是仪器记录中最热的十年。建议公众通过权威气象机构获取实时预测,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仍需重视防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