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行政区划范围涵盖1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4万,是安徽省安庆市代管的县级市,以“文都”著称,兼具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活力。
-
核心行政区划
桐城市现辖12个镇(新渡镇、双港镇、青草镇、范岗镇、金神镇、嬉子湖镇、孔城镇、吕亭镇、大关镇、唐湾镇、鲟鱼镇、黄甲镇)和3个街道(龙眠街道、文昌街道、龙腾街道),另设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驻地位于文昌街道,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地理与人口分布
行政区划呈现“西北山区—中部丘陵—东南平原”的阶梯状分布,西北部以大别山余脉为主,东南部濒临长江,水系发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平原及城区,如孔城镇、新渡镇等经济强镇,而西北部山区(如唐湾镇、黄甲镇)人口密度较低。 -
特**域功能
- 开发区引领产业:国家级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如塑料包装、制刷制盖集群分布在各镇。
- 文化名镇:孔城镇以千年老街闻名,吕亭镇保留“桐城派”文化遗迹,嬉子湖镇依托湖泊发展生态旅游。
- 生态屏障:西北部镇(如唐湾镇)森林覆盖率高,是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
-
动态调整与扩展
近年来通过乡镇合并优化布局(如原高桥镇并入孔城镇),并依托交通枢纽(合安高铁、沪蓉高速)推动区域联动,强化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地位。
提示:桐城市行政区划兼具历史延续性与发展适应性,需关注官方动态以获取最新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