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有作弊记录但政审通过的情况确实存在,关键取决于:1.作弊行为的严重程度;2.单位政审的具体标准;3.是否已接受过校方处理并改正。
-
作弊行为的性质影响结果
如果只是轻微违纪(如课堂小测验作弊),且已被学校记过或警告处理,多数单位不会因此直接否决政审。但若是国家级考试作弊、团伙作弊等严重行为,即使已通过校方处理,仍可能影响政审结果。 -
不同单位政审标准差异大
公务员、军队等严格岗位通常对诚信记录要求极高,可能一票否决;而普通企业或非敏感岗位更关注实际能力,若作弊记录未载入档案或已过追责期,通过概率较大。 -
是否完成“闭环处理”是关键
若作弊后主动承认、接受处分并表现良好(如撤销处分或校级奖励),单位可能认为已改正。反之,隐瞒或未处理完毕的记录会直接被认定为“未整改”。
提示:政审是综合评估,诚信问题需提前主动说明,部分单位允许书面解释。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准备说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