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流体仿真分析步骤主要包括:创建流体域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定义求解参数、运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数据这5个关键环节。
-
创建流体域模型
在SolidWorks中新建零件或装配体,使用曲面或实体工具构建流体流动的空间区域。对于内流分析(如管道流动),需通过“封盖”功能封闭流体区域;外流分析(如绕流)则直接利用外部几何体生成计算域。 -
设置边界条件
在Flow Simulation模块中,指定入口流速/压力、出口压力等边界条件。支持设置壁面粗糙度、旋转区域(如叶轮机械)和热边界条件(温度、热通量)。 -
定义求解参数
选择流体介质(水、空气或自定义物质),设置湍流模型(k-ε、k-ω等)、重力方向和初始条件。通过“目标”功能添加监测点,实时追踪压力、流速等关键参数。 -
运行仿真计算
划分网格时,可局部加密高梯度区域(如边界层)。启动计算后,通过收敛监控判断结果稳定性,必要时调整网格或求解设置以提高精度。 -
分析结果数据
生成流速云图、压力分布、流线动画等可视化结果。利用切平面、等值面工具提取特定截面的数据,通过XY图表量化比较不同方案的性能差异。
完成分析后,建议通过参数化研究优化设计,例如修改几何形状或边界条件重新仿真,最终输出工程报告或导出数据用于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