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主要围绕政策体系完善、融资支持、创新转型、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一、政策体系完善
-
法律保障
新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强化政府职责,规范财政资金支持,将税收优惠上升为法律,设立融资促进和监督检查章节。
-
地方协调机制
福建、重庆等地建立省级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一月一协调”“一季一调度”督导政策落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二、融资支持
-
**与担保
-
提供低息**、无还本**政策(如重庆“渝企金服”平台贴息50%);
-
政府性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鼓励无抵押信用**(如“信易贷”模式)。
-
-
直接融资
鼓励上市融资,对科创板企业最高补贴6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三、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研发奖励
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0-50万元,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补贴最高500万元。
-
知识产权支持
专利奖(中国专利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最高奖励50万元,PCT专利布局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
四、市场拓展与人才保障
-
政府采购
提高中小企业货物/服务采购比例,完善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保障公平参与机会。
-
人才政策
-
高层次人才补贴50-200万元(如“重庆英才计划”);
-
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社保+培训)。
-
五、其他专项措施
-
稳岗与社保
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稳岗返还比例达60%-90%。
-
数字化转型指导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字化转型指南》,提供14项具体举措,推动产业链协同。
以上政策覆盖宏观法律框架到微观实操措施,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旨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