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突然被取消通常与收入超标、财产超标或主动放弃资格有关,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取消原因分析
-
收入超标
若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当地标准(如云南案例中子女赡养费达1.8万元),或存在工资、生产经营性收入等隐性收入,将直接导致资格取消。
-
财产超标
银行存款超1万元、拥有房产或车辆(摩托车、农机除外)、名下有营业执照等财产,均可能触发取消条件。
-
主动放弃或拒绝配合
拒绝劳动、隐瞒收入、转移资产或户籍迁出等情况,也会导致资格终止。
-
政策动态管理
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家庭状况,收入或条件改善后自动取消资格。
二、申诉处理建议
-
核实取消原因
首先联系乡镇民政部门,要求书面说明取消依据(如云南案例中明确因赡养费超标)。
-
逐级申诉
-
若对乡镇处理不满,可向县级民政局或乡镇分管领导反映;
-
通过电子信箱向省级民政厅提交申诉,但需注意其回复可能仅转县级部门。
-
-
关注政策调整
部分地区对低保标准有动态调整,建议关注当地民政局公告,确认是否因政策变化导致资格变化。
三、注意事项
-
保留证据 :保存收入凭证、财产证明等,便于后续核查;
-
避免矛盾激化 :申诉时保持理性,避免提供虚假信息或采取过激行为;
-
及时维护权益 :若认为取消存在违规,可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投诉。
总结 :低保取消多为正常管理行为,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原因并依法申诉。若涉及财产或收入争议,可结合政策规定和证据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