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压低、协议陷阱、虚假优惠
关于4S店置换旧车的常见猫腻,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价格压低套路
-
故意夸大车况问题
经销商可能以“漆面划痕”“发动机老化”等理由,将旧车估值降低20%以上。部分不良商家甚至与二手车商勾结,通过批量交易获取差价。
-
隐瞒或虚报残值
4S店可能直接压低回收价,或与二手车商协商后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接收旧车,从中获利。
二、协议陷阱
-
合同条款含糊
部分协议未明确责任划分,例如事故责任、维修费用等关键条款模糊,导致车主权益受损。更有甚者,协议由销售私刻,无法律效应。
-
附加条件捆绑
经销商常以“必须购买保险”“**必须通过本店”等条件捆绑补贴,实际补贴金额被大幅削减。
三、虚假优惠套路
-
补贴条件苛刻
宣称的“全面优惠”需满足多重条件,如置换车型、购车时间等,实际操作中常以“政策已过期”为由推脱。
-
补贴发放延迟或截留
部分4S店会拖延补贴发放,或以“审核未通过”为由扣留补贴,需支付额外费用(如发票)才能拿到。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收车渠道存疑 :4S店可能委托非正规二手车商收车,收取高额中介费。
-
补贴真实性 :厂家补贴通常需符合购车条件,若被4S店截留,可向厂家投诉。
应对建议
-
提前市场评估 :通过二手车平台或专业机构(如瓜子、优信)对比同车型价格,保留车辆保养和维修记录。
-
签订规范协议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责任划分,避免私签无效协议。
-
警惕附加条件 :对“必须购买保险”等要求保持警惕,优先选择直接抵扣车款的补贴方式。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规避4S店置换中的常见陷阱,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