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流程的核心是依法完成车辆评估、交售拆解、注销登记三大步骤,其中关键环节包括:警方出具事故证明、专业机构评估损失、回收企业拆解监销、车管所注销档案。若车辆因事故严重损毁且修复费用超过实际价值,或关键部件(如发动机、车架)无法修复,则需强制报废。
-
事故认定与材料准备
报警后由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认车辆损毁程度。需准备车主身份证、行驶证、登记证书、车辆号牌(遗失需声明),单位车辆另需加盖公章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若涉及保险理赔,需同步联系保险公司留存事故现场证据。 -
车辆损失评估与报废申请
委托物价部门或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车辆损失鉴定书》,明确维修成本与残值。持鉴定书、事故证明到车管所填写《机动车报废单》,审核通过后领取《机动车报废证明》。 -
交售拆解与回收证明
将车辆送至具备资质的报废回收企业,企业查验车辆并销毁(大型车辆需民警监销)。回收企业出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并协助向车管所提交注销申请,需上交车辆号牌、行驶证等原始档案。 -
注销登记与后续处理
车管所审核无误后出具《机动车注销证明书》,车主可通过“交管12123”APP下载电子版。注意:报废前需处理完所有交通违法和事故纠纷,否则无法保留原号牌或办理注销。
提示:切勿驾驶已达报废标准的车辆上路,否则面临罚款、吊销驾照等处罚。若车辆在外地损毁无法移动,可向当地回收企业交售,异地办理注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