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根据业务类型和阶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生产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
当产品完工入库时,需将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分录为: $$ \text{借:库存商品} \ \text{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
其中:
-
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可直接追溯到具体产品的费用;
-
辅助生产成本 :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需按一定方法分配后计入。
二、制造费用结转
-
归集制造费用
先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制造费用”科目,分录为: $$ \text{借:制造费用} \ \text{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累计折旧、其他应付款(如运费)} $$
其中直接材料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
-
分配制造费用
按成本对象(如产品品种、工时等)分配制造费用,分录为: $$ \text{借: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 \ \text{贷:制造费用} $$
分配方法包括定额工时法、工时比例法等。
三、期末成本计算与结转
-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配后的制造费用汇总,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
月末结转
-
完工产品入库 :如前所述,转入库存商品;
-
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产品时,将库存商品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分录为: $$ \text{借:主营业务成本} \ \text{贷:库存商品——甲产品/乙产品} $$。
-
四、注意事项
-
成本核算对象 :需根据生产特点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如品种、批次、工时等);
-
费用归集标准 :间接费用分配需合理选择标准(如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等);
-
期末调整 :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分录为:
$$ \text{借:本年利润} \ \text{贷:主营业务成本} $$。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生产费用正确归集与分配,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