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涵盖从20世纪初期至今的重要戏剧思潮:
-
表现主义戏剧
-
起源 :19世纪末德国、瑞典兴起,20世纪初达到高峰。
-
核心特点 :强调主观表现、内心世界和潜意识,运用象征、梦境等手法突破表象。
-
代表作家 :斯特林堡(《去大马士革》)、凯泽(《从清晨到午夜》)。
-
-
象征主义戏剧
-
起源 :源于19世纪末的诗歌(如波德莱尔),后发展为戏剧。
-
核心特点 :否定客观现实,注重象征、暗示和直觉表达,追求“内在真实”。
-
-
存在主义戏剧
-
起源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兴起,40年代战后发展。
-
核心特点 :探讨人的存在本质、自由选择与荒诞性,强调个体孤独。
-
-
荒诞派戏剧
-
起源 :20世纪50年代法国兴起,以《等待戈多》为代表。
-
核心特点 :表现世界荒诞性、人生无意义,采用碎片化结构、非逻辑情节。
-
-
超现实主义戏剧
-
起源 :1917年法国剧作家阿波利奈尔提出概念。
-
核心特点 :融合梦境与幻想,打破现实与虚幻的界限。
-
其他重要流派 :未来主义(强调速度与技术革新)、后现代主义(解构传统叙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