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会计制度最新版本为2021年修订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核心变化包括:会计科目分层设置(基层工会24个科目/县级以上工会45个科目)、 细化财政拨款核算、 引入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科目、 强化预算与绩效管理衔接。
-
分层设计简化基层核算
针对基层工会占比99%且业务简单的特点,新制度将科目表分为基层版(24个科目)和县级以上版(45个科目),删除冗余科目如“后备金”,合并“固定基金”等非货币性资产科目为“资产基金”,大幅降低基层操作难度。 -
财政拨款核算与政府会计衔接
新增“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要求县级以上工会在收支科目中区分“财政拨款”与“工会资金”,并按功能分类细化核算,确保与财政决算报告无缝对接。 -
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升级
引入“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明确资产按实际成本计量,区分“国有资产”与“工会资产”,要求登记混合资金来源的资产备查簿,提升资产价值真实性。 -
预算绩效与结转结余管理
将结余资金细分为“结转”与“结余”分别核算,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科目,强化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并吸收政府会计绩效理念,新增成本费用表支持绩效评价。 -
**支出与重点工作透明化
单设“**支出”科目集中核算职工帮扶、法律援助等资金投入,通过经济分类明细科目(如“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增强支出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
提示: 新制度通过分层简化、资产细化、绩效强化三大方向,既适应基层工会实际需求,又推动县级以上工会规范升级,建议结合《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