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标准是

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修订版)的规定,收入确认的核心标准是 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 。这一标准贯穿于新收入准则的五大核心条件中,具体如下:

一、核心确认条件

  1. 合同成立且义务明确

    合同需经各方批准并承诺履行,且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及支付条款。

  2. 控制权转移

    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是收入确认的核心时点。控制权转移的判断需结合以下因素:

    • 客户有权主导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益;

    • 企业不再对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或有效控制。

  3. 风险与报酬转移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客户,企业不再承担相关义务。

  4. 经济利益流入可计量

    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且相关成本可准确核算。

二、其他相关说明

  • 控制权的判断 :需综合考虑合同条款、客户实际取得控制权的时间点等因素,避免过早或过晚确认收入。

  • 应用范围 :适用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租赁等交易,确保收入与经济活动匹配。

  • 旧准则的演变 :旧准则中“商品发出或收款实现”等条件已被新准则的“控制权转移”替代,后者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

三、示例应用场景

  • 预付款销售 :若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前支付款项,收入应在控制权转移时确认,而非收到款项时。

  • 分期交易 :需根据履约进度判断控制权转移时点,可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通过以上标准,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避免因收入确认时点不当导致的财务报表失真。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标准是》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5574.html

相关推荐

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方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收入确认方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操作方式,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核心确认原则 条件与可靠性 需满足合同约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且经济利益流入、金额可靠、控制权转移等要素齐全。 采用时点法(交付商品/服务时确认)、时段法(按进度确认)或投入产出法(按投入比例确认)。 与经营活动相关 仅确认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非经常性或非主营业务收入不纳入。 二、具体确认方法 销售商品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方法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的核心依据由“风险报酬转移”转变为“控制权转移”,这一变化对企业的收入确认和计量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控制权转移作为核心标准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收入确认时点以“控制权转移”为判断依据。这意味着企业需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而非仅凭风险报酬的转移。这种转变使得收入确认更加贴近实际交易的经济实质。 二、统一收入确认模型 新准则要求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时点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主要依据企业履行履约义务的时间,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新会计准则(通常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以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时点的规定进行了重大变革,以确保收入确认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以下是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的几个关键点: 控制权转移 : 新准则强调,收入应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 时确认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准则收入的会计分录

新会计准则下的收入会计分录需遵循收入确认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情况: 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纳税人需计算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现金折扣处理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合同总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总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款项时: 借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主要基于"控制权转移"原则,结合五步法模型和核心条件,具体如下: 一、核心确认原则 控制权转移 收入确认的核心标准是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即企业能够主导商品使用并获取经济利益,且无继续管理权或有效控制。 五步法模型 识别合同 :确认合同有效性及权利义务; 识别履约义务 :区分单项可区分的商品或服务; 确定交易价格 :合理估计固定与可变对价,考虑融资成分;

2025-05-07 会计考试

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

**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核心在于商品控制权转移或服务完成时点,需满足经济利益可靠流入、金额可计量等条件,**具体分为以下要点: 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 小企业需同时满足三项条件:一是商品或服务控制权已转移给客户;二是收入金额能可靠计量;三是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例如,销售商品通常在发出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而分期收款按合同约定日期确认。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中收入的确认条件

在政府会计中,​​收入的确认需同时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 ​、​​流入导致净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以及​​金额能可靠计量​ ​。这些条件确保收入反映政府真实的财务活动,避免虚增或漏报,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关键体现。 ​​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 ​:收入确认的首要条件是相关经济资源(如资金、服务潜力)流入政府主体的概率较高。例如,税收收入需基于纳税人履行义务的可能性评估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不再保留继续管理权或控制权、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这一核心原则适用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资产使用权转让等交易场景,其本质是权责发生制与商业实质的综合体现。 ​​风险与报酬转移​ ​:收入确认的首要条件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买方。例如,企业销售设备后不再承担其毁损或贬值风险

2025-05-07 会计考试

2024最新会计准则收入

2024年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相关内容的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中。该准则于2024年12月发布,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解决原有收入确认、计量的问题,提升财务报告质量。以下是主要变化点: 一、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 控制权转移为核心 收入确认以控制权转移为判断标准,即当企业将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完成时。 五步法模型

2025-05-07 会计考试

抽检结果对消费者的影响

‌抽检结果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权益保障,通过 ‌公开透明的不合格产品信息‌和 ‌权威质量评估‌,帮助消费者避开风险、选择优质商品,同时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 ‌风险规避指南 ‌ 抽检公布的不合格商品名单(如食品添加剂超标、电器安全隐患等)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避坑”依据,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健康或财产损失。例如,某次乳制品抽检中发现的防腐剂问题,直接促使消费者转向更安全的品牌。

2025-05-07 会计考试

2017年新准则下收入确认的金额

2017年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的金额‌以合同交易价格为基础 ‌,‌需扣除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及非现金对价等因素的影响 ‌,并‌在履约义务履行时按比例确认 ‌。以下是具体确认要点: ‌合同交易价格确定 ‌ 企业应首先确定与客户签订合同的总交易价格,该价格需考虑付款条款、折扣、退款等因素。若合同中包含可变对价(如绩效奖金或罚款),需按‌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 ‌合理估计并计入交易价格

2025-05-07 会计考试

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条件

金额可靠、风险转移、控制权转移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核心条件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规范: 一、收入金额的可靠性 收入金额需能够合理确定且与实际交易金额相符,企业需具备以下判断依据: 可验证性 :收入金额应基于实际发生的交易,避免凭空估算; 计量准确性 :需采用合理的方法(如市场价、成本价等)进行计量,并确保与合同条款一致。 二、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准则净额法确认收入

​​新会计准则下净额法确认收入的核心在于企业作为代理人时,仅将交易差价或佣金确认为收入,而非全额交易金额。​ ​其​​关键判定标准​ ​是企业是否在商品转让前取得控制权,需综合评估主要责任、存货风险、定价权等要素,​​实务中常见于贸易代理、委托加工、商超联营等业务场景​ ​。 ​​控制权是核心判定依据​ ​ 企业需通过三项关键测试:是否承担商品主要责任(如售后义务)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的核心是“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一、核心原则 控制权转移标准 收入确认需满足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的条件,即客户能主导商品使用并获取几乎全部经济利益,且有能力阻止其他方干预。 五步确认流程 识别合同 :明确交易性质及双方权利义务; 识别履约义务 :将合同分解为可单独履行的义务; 确定交易价格 :合理分摊至各履约义务; 履行义务并确认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步骤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核心步骤可概括为五步法:识别合同、识别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交易价格、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 ​ 这一模型以​​控制权转移​ ​为判断标准,取代了旧准则的风险报酬转移,并强调​​合同拆分与单独售价分配​ ​,确保收入确认更精准反映交易实质。 ​​识别合同​ ​:需确认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明确、交易价格可计量且履行概率高。例如,书面协议或口头约定均需满足法律效力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条件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条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需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 一、基本条件 合同存在且有效 合同需经各方批准并承诺履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履行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例如自建不动产的建造合同。 对价可收回 企业因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如现金、非现金资产)很可能收回。 二、分步确认条件(五步法模型) 识别合同 确认合同成立且独立,满足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会计分录

新收入准则下确认收入的会计分录需遵循收入确认原则,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行操作。以下是核心要点及分录示例: 一、基础分录结构 收入确认分录 当商品或服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预收账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成本结转分录 同步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及“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库存商品”。 二、特殊情况处理 发出商品未满足收入条件

2025-05-07 会计考试

2010年有强制执行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2010年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需分情况讨论: 一、一般情况 执行时效 民事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为 2年 ,自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2010年判决生效后未在2年内申请,通常视为超过时效。 特殊情况中断时效 若在时效期间内向被执行人主张权利(如协商还款、发送催告函等),可中断时效,重新计算2年期限。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强制执行新规解读

强制执行新规解读 是当前法律领域的一大热点,新规旨在提高司法效率、增强法律执行的威慑力与公信力 ,通过简化程序、强化惩戒措施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显著改善了“执行难”的问题,并对失信行为设立了更为严格的惩戒机制。 新规明确了执行程序的规范化,要求法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立案、调查、执行等环节,确保案件及时处理。这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新规强调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2025-05-07 会计考试

法院强制执行期限多长

法院强制执行期限一般为两年 ,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下是关于法院强制执行期限的详细说明: 1. 法定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这意味着债权人需要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生效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时效中止与中断 申请执行的时效可以因特定情形而中止或中断: 中止 :如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无法申请执行,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等情形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