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计准则和实务操作,资产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按流动性分类
-
流动资产
预计在1年或超过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
-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
存货、待摊费用、短期投资等
-
-
非流动资产
预计超过1年才能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
-
固定资产(房屋、设备、土地等)
-
长期投资(股权、债权等)
-
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
-
开发支出(研发费用等)
-
二、按经济用途分类
-
经营用资产
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库存商品等。
-
投资用资产
为获取投资收益或控制其他企业而持有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等。
三、其他重要分类
-
金融资产 :具有金融属性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
投资性房地产 :用于长期持有、租赁或增值的房地产。
-
生产性生物资产 :用于农业、林业等生产的生物资源,如牲畜、林木等。
四、补充说明
-
分类标准差异 :
-
流动性分类是国际通用的基础分类方法;
-
经济用途分类更多用于企业内部管理。- 会计处理差异 :
-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
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
以上分类方法各有侧重,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例如,税务处理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扣除有专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