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17个常见的当期损益类科目分类整理,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收入类科目
-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收费等。
-
其他业务收入
除主营业务外的日常经营活动收入,例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
利息收入
持有债权或资产产生的利息收益。
-
投资收益
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如股票、债券的增值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
汇兑收益
外币兑换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二、费用类科目
-
主营业务成本
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如原材料、人工成本等。
-
其他业务成本
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其他业务活动成本,如出租资产的折旧。
-
税金及附加
包括消费税、增值税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
销售费用
促销、广告、运输等销售活动产生的费用。
-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日常管理支出。
-
财务费用
债务利息、手续费等财务相关费用。
-
研发费用
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等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价值下降导致的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应收账款等信用资产减值损失。
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
-
营业外收入
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收益,如政府补助、盘盈利得等。
-
营业外支出
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失,如罚款、捐赠支出等。
-
资产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处置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四、其他特殊科目
-
所得税费用
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净利润中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科目。
总结
以上科目覆盖了企业损益核算的主要方面,需注意:
-
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需配比结转
-
营业外收支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联
-
公允价值变动科目需结合会计准则判断其性质
(注: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调整部分科目的使用,但核心科目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