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分类及设置如下:
一、会计科目分类
-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
资产类 :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
负债类 :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费等
-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
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
-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
-
总分类科目 :总账科目,提供总括信息(如“应收账款”)
-
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细分,提供详细信息(如“应收账款-客户A”)
-
二、明细科目设置原则
-
基础设置 :总账科目下可设置一级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下设“客户A”),二级明细科目可再细分(如“客户A-发票”)
-
自设权限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总账科目下增设二级、三级明细科目,但需符合财务制度规定
-
制度差异 :上市公司多采用《新会计准则》,小单位可能使用《新会计制度》
三、常见明细科目示例
-
资产类 :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
负债类 :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四、设置依据
-
准则规范 :总账科目及部分明细科目名称由财政部或会计制度统一规定,如“期间费用明细表”包含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等25个子科目
-
灵活性 :二级科目可根据企业业务特点自定义,如“销售费用-广告费”“管理费用-差旅费”等
五、注意事项
-
明细科目层级不宜过深,通常不超过三级,避免管理复杂度增加
-
会计软件(如ERP)通常提供科目模板,支持自动生成和调整明细科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