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算工资的核心流程是确定工资基数、核算工时与加班、叠加津贴奖金、扣除法定款项,最终生成净工资。关键步骤包括标准化公式应用(如日工资=月薪÷21.75天)、分时段加班倍数计算(1.5-3倍)、个税社保精准代扣,确保合规性与准确性。
-
基础工资计算
月薪制员工采用的法定计薪天数,缺勤扣款按日工资×缺勤天数。计件制员工则用,需区分正常与加班产量。 -
加班工资分阶核算
工作日加班按,周末2倍、法定假日3倍。例如月薪6000元员工周末加班8小时,加班费为元。 -
津贴与绩效叠加
绩效工资按考核比例发放(如基数2000元得分80%实发1600元),交通餐补等固定津贴直接累加。需注意福利费总额不超过工资14%的税前列支限制。 -
法定扣除项处理
社保公积金按当地比例代扣(如个人养老8%+医保2%),个税采用累计预扣法。实发工资公式为。 -
会计分录同步完成
计提阶段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发放时反向冲销并记录代扣款项,如代缴个税需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过渡。
工资核算需动态适配考勤数据与政策变化,建议企业使用标准化模板或财务系统,定期校验公式逻辑。重点核查加班倍数、个税阶梯税率等易错点,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