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江苏是紧密相邻的省份,两省拥有超长省界线和深度交融的地理文化。从历史渊源到现代合作,皖苏接壤区域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纽带**,例如南京与马鞍山、滁州的跨省通勤圈仅需1小时,而安徽天长市更是三面被江苏包围的“飞地”。
-
地理接壤与边界特征
江苏与安徽的省界长度居华东地区之首,涉及7个江苏城市(如南京、徐州、扬州)与6个安徽城市(如马鞍山、滁州、宿州)。两省地形相互嵌套:安徽的滁州凸入江苏腹地,江苏的南京则嵌入安徽边界,形成“你中有我”的独特格局。淮河与长江横贯两省,将皖苏均分为皖北/苏北、皖中/苏中、皖南/苏南三大板块,地理单元高度相似。 -
历史同源与经济协同
清朝以前,皖苏同属江南省,拆分后仍共享“江河文化”基因。如今,两省共建宁滁、宁马省际毗邻示范区,推动产业链互补——例如南京钢铁与滁州企业联合研发特种钢材,安徽的定埠港水运直连江苏航道,年吞吐量增长超40%。 -
交通互联与生活同城化
高铁网络将合肥至南京缩短至3小时,淮北到徐州仅60公里;溧宁高速等省际“断头路”贯通后,皖苏毗邻区迈入“1小时生活圈”。安徽近30%的省际人口流动流向江苏,南京都市圈已纳入安徽马鞍山、芜湖等市。
未来,随着引江济淮工程打通皖苏水运动脉,两省合作将从地理相邻升级为全域协同。无论是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还是民间“皖苏一家亲”的共识,都印证了这对邻居的不可分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