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网友戏称为“三省省会”,分别是江苏省的行政省会、安徽省的“实际省会”以及台湾省的“精神省会”。这一说法源于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文化影响力,虽非官方定义,却生动反映了南京与三省的深厚关联。
-
江苏省的行政省会
南京自1953年起正式成为江苏省省会,是全省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尽管省内存在“散装江苏”的调侃(如苏南城市经济独立性较强),但南京作为省会仍承担重要职能,例如高等教育资源集聚(13所双一流高校)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定位。 -
安徽省的“实际省会”
南京三面被安徽滁州、马鞍山、宣城包围,地理上更贴近安徽。历史上,江苏与安徽曾同属江南省,南京长期管辖安徽区域,直至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迁至安庆。如今,南京都市圈涵盖安徽多市,大量安徽人在南京工作生活,经济辐射力远超合肥,故被戏称“徽京”。 -
台湾省的“精神省会”
南京是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首都,1949年后大批南京籍人士迁台,将城市记忆融入文艺作品。中山陵作为两岸共同纪念的符号,加之台湾保留“南京路”“南京东路”等地名,使南京成为台湾同胞情感联结的象征。
南京的“三省省会”标签,本质是历史积淀与区域互动的缩影。无论是作为长三角枢纽,还是跨省影响力,南京都展现了超越行政边界的多维价值。这一现象也提醒我们:城市的角色,往往在官方定位与民间认同间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