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图》被删掉的5分钟:艺术表达与审查的平衡
《长江图》是一部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的华语电影,然而在上映时,导演杨超透露,国内公映版相较于柏林电影节版本有所删减,其中被删掉的部分包括一些具有哲理性的戏份,但导演认为这些删减并不影响整体观影感受。
被删减的内容
- 具有哲理性的戏份:导演杨超在首映礼上提到,被删掉的戏中有些桥段非常具有哲理性,但具体内容并未详细说明。
- 旁白的减少:国内公映版删除了三分之二的旁白,这让本就不存在整体剧情的影片显得更加“形散”,但如散文一般重在“神聚”。
删减的原因
- 审查制度:作为一部艺术电影,《长江图》在上映前需要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以符合国内的放映标准。一些可能被认为不适合大众观看的内容被删减。
- 艺术表达与观众接受度的平衡:导演杨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电影的艺术表达,因此对电影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减少旁白和删减一些可能让观众感到困惑的戏份。
对电影的影响
- 艺术表达的完整性:虽然被删减了一些内容,但导演杨超认为这些删减并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表达。他认为,看艺术电影是谈恋爱的感受,不一样才是对的。
- 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度: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被删减的内容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接受度。对于那些能够理解电影艺术表达的观众来说,这些删减并不会影响他们的观影体验。
总结
《长江图》被删掉的5分钟是艺术表达与审查制度、观众接受度之间平衡的结果。虽然这些删减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遗憾,但导演杨超认为它们并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表达。对于那些热爱艺术电影的观众来说,《长江图》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