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
长江的水流向东海。具体信息如下:
-
流向与路径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
地理特征
长江全长约6300-6387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
流域影响
长江为沿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支撑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并通过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发电等功能。
长江的水流向东海。具体信息如下:
流向与路径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地理特征
长江全长约6300-6387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流域影响
长江为沿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支撑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并通过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发电等功能。
中国第一长河是长江,其干流全长约6300公里,比黄河(5464公里)长800余公里,不仅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经济带,而黄河则以“母亲河”身份承载了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长度与流域规模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流经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其支流众多,包括雅砻江
关于“长江是江黄河是河”的命名原因,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命名依据的核心差异 水流特性 长江以水量充沛、水流稳定著称,四季波澜相对平缓,符合“江”的特征;黄河因泥沙含量高、水量变化剧烈,多波涛汹涌,故称“河”。 地理与文化习惯 中国南方地区习惯将大型河流称为“江”,北方则多称“河”。长江位于南方,黄河位于北方,这种地域性称呼逐渐固定。 二、补充说明 历史演变 :在先秦时期
黄河因含沙得名,长江因长度得名 黄河和长江的命名差异源于地理特征、文化习惯和历史演变等多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黄河得名“河”的原因 含沙量高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且常泛滥改道,水情变化剧烈。古人用“河”来形容这种水量大、泥沙多、水势动态的水流特征。 早期文献记载 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江汉朝宗于海”(指长江)和“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指黄河)的表述
南北差异 长江被称为“江”而黄河被称为“河”,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一、地域划分与历史演变 古代专称 在先秦时期,长江和黄河分别被称为“江”和“河”,是专有名词。例如《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即指黄河。 现代沿用 随着时间推移,“江”“河”逐渐演变为通用称谓,但南北方的命名习惯仍保留了原始区分。南方多称“江”(如长江、珠江),北方多称“河”(如黄河、淮河)。 二、水文特征差异
长江被称为“江”而黄河被称为“河”,主要源于两者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长江因水流湍急、水量充沛且全年通航,符合“江”指代强劲水流的古义;黄河则因含沙量高、下游河道宽缓且季节性断流,更贴近“河”形容缓流水道的传统定义。南北地域的命名偏好(南方多称“江”,北方多称“河”)也强化了这一区分。 从地理特征看,长江流经地势险峻的南方,水流湍急且流域面积广阔,年径流量远超黄河
长江从江西省西北部的瑞昌市进入,自西向东流经九江市区及周边县市,最终在东北部的彭泽县牛矶山出境进入安徽省,江西段全长约152公里,是连接中游与下游的重要过渡段。 进入江西的起点 长江由湖北省武穴市进入江西瑞昌市下巢湖,此处江面宽阔,两岸以丘陵为主,是江西段航运和生态保护的起点。 流经的主要区域 依次经过九江县、九江市浔阳区(主城区)、湖口县(鄱阳湖入江口),其中湖口县因“江湖两色”奇观闻名
信江是江西省内流域面积第二大的河流,同时也是鄱阳湖五大水源之一,全长364公里,年输水量超178亿立方米,在江西水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流域规模与排名 信江流域面积约1.6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赣江,覆盖玉山、上饶等地区,最终注入鄱阳湖。其长度和水量均稳居江西河流前列,综合规模可明确列为全省第二大河。 水文与经济价值 作为鄱阳湖第二大水源,信江年均输水量占湖区总水量的显著比例,支撑了沿岸农业灌溉
《长江图》被删掉的5分钟:艺术表达与审查的平衡 《长江图》是一部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的华语电影,然而在上映时,导演杨超透露,国内公映版相较于柏林电影节版本有所删减,其中被删掉的部分包括一些具有哲理性的戏份,但导演认为这些删减并不影响整体观影感受。 被删减的内容 具有哲理性的戏份 :导演杨超在首映礼上提到,被删掉的戏中有些桥段非常具有哲理性
九江是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的地方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九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而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两者的交汇使得九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生态保护区。 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为九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长江的水量巨大,而鄱阳湖则是长江的重要调节湖泊。两者交汇后,水量和水质的稳定为九江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支持了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
九江市观赏长江的**地点集中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其中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三大历史名楼构成核心观景带,既能饱览江景壮阔,又能沉浸式体验千年诗画文化。 琵琶亭 位于长江大桥东侧,因白居易《琵琶行 》得名。亭内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游客可夜游长江,感受从晚霞到灯火璀璨的浪漫。 锁江楼 明代建筑,400余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