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偏南,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连接华东与华中的重要枢纽省份。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周边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六省接壤,兼具南北过渡带的独特区位优势。
核心地理特征解析
-
跨流域分布
安徽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皖南属长江流域,皖北属淮河流域,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巢湖作为省内最大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地形多样性
- 皖南山区:黄山、九华山等名山构成江南丘陵北缘,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
- 江淮丘陵:中部过渡带以低山、岗地为主,适宜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
- 淮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为重要粮食产区。
-
交通枢纽地位
京沪、京九、宁西铁路及合福高铁纵横交错,合肥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2小时经济圈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 -
气候过渡带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南北差异显著。
总结
安徽“襟江带淮、承东启西”的区位,使其成为南北文化交融、资源流通的关键节点。独特的地理条件支撑了农业、旅游、制造业的多元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