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科目记录的原则和方法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记账原则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笔经济业务需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且金额必须相等,确保会计等式平衡。
-
借贷方向与账户性质相关
-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 :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 :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
二、具体应用方法
-
账户结构与余额方向
-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通常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
-
账户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贷方向与账户性质相反。
-
-
经济业务分录技巧
-
分项登记 :同一笔业务需同时影响至少两个账户(如资产增加对应负债减少),且借贷方金额一致。
-
特殊账户处理 :费用类账户期末需结转至损益类,可能无余额或表现为借方余额。
-
三、辅助记忆方法
-
口诀记忆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损益账户要分辨,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
理解记忆 :结合会计要素性质(如资产增加资源增多记借方,负债增加需偿还记贷方)。
四、试算平衡依据
通过汇总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恒等式检查记录准确性,确保借贷方向与金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