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2025 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智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以下将详细介绍智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主要目标、实施进展及其影响。

智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

国内外形势的驱动

  • 国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增加,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 国际竞争压力: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夺回竞争优势。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对中国制造业构成挑战。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 技术创新的需求:传统制造业的低效率、低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只有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绿色制造成为必然选择。企业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制造业转型升级

  • 核心目标:到2025年,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实现实质性转变。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到30%左右,人均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产业结构优化: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等关键领域在制造业中的占比,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 创新驱动:将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
  • 绿色发展: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智能制造2025的实施进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I和ML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生产流程的全面智能化。例如,AI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预警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设备的虚拟模型,实现实时监控和优化,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升级。
  • 标准制定: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国际标准的对接与融合,提升中国在国际智能制造领域的影响力。

智能制造2025自2015年提出以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未来,智能制造将继续引领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塑。

智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智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启动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其主要目标包括:

  1. 制造业转型升级

    •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 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使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 提升国际竞争力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力争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推进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创新驱动发展

    •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构建智能制造创新生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
  5.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 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万亿元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重要支撑。

智能制造2025的实施策略有哪些?

《智能制造2025》是中国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制定的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是《智能制造2025》实施策略的详细分析:

核心目标

  • 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 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力争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推进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关键技术领域

  • 工业互联网:作为基础架构,实现设备、产品和服务的互联互通。
  • 大数据: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智能制造的高效运行。
  • 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机器人技术:推动工业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

实施路径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中心等。
  • 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智能装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 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 培育创新生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具体措施

  • 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构建“四级金字塔结构”的数字化转型体系。
  • 智能化升级: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为智能化升级奠基。
  • 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推进“新基建”,完善网络、平台等体系。
  • 建设服务体系:培育强大服务体系,做强供应商集群与公共平台,推进揭榜挂帅,育专业化服务商。

行业应用

  • 汽车制造: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
  • 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机械制造: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装备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整体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智能制造2025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制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 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 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非价值性工作,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高效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品质和稳定性,进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 智能制造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通过智能制造,企业可以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和监控,降低管理成本。
  4. 增强市场竞争力

    •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实现节能减排

    • 智能制造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智能制造2025对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1. 技术和资金短缺

    •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进行智能制造项目的投资和开发,这成为其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障碍。
  2. 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需求

    • 智能制造系统与传统制造系统之间的差异使得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培训,以适应新的生产流程。
  3. 数据安全和保密性管理

    • 智能制造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安全性和保密性的管理,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应对策略和建议

  1. 制定详细的计划和预算

    • 中小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预算,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 加强员工培训

    •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技能水平,适应新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
  3. 建立安全性和保密性管理制度

    • 制定安全性和保密性管理规定,保护企业的数据和信息,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 寻求外部合作和支持

    • 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共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本文《智能制造2025 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0167.html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那年提出来的

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创造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系统。了解AI的提出时间和其发展历程对于理解这一领域的历史和现状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的提出时间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8月,美国汉诺斯小镇的达特茅斯学院中,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等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类的智能。此次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中央什么吋提出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时间是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具体信息。 提出时间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 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人工智能被明确提出作为未来的重点任务之一,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间节点标志着人工智能在中国政策框架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显示出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

2025-02-21 人工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是谁提的

超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涉及多个领域和专家的讨论。以下将详细介绍超级人工智能的提出者、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展望。 超级人工智能的提出者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 约翰·麦卡锡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他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麦卡锡的研究奠定了现代AI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2025-02-21 人工智能

谁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

人工智能(AI)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其概念的提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了解谁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约翰·麦卡锡 首次提出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AI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麦卡锡的提议不仅为AI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还确立了AI作为一个正式学科的地位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始人是谁

人工智能(AI)的创始人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涉及多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位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创始人的科学家。 约翰·麦卡锡 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 约翰·麦卡锡于1927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父母都是***积极分子,这影响了他在青少年时期对科学的兴趣。 他在中学时期就自学了大学数学课程,并于1944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免修头两年的数学课程,1948年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哪一年提出的

人工智能(AI)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提出和起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下将详细介绍人工智能的提出时间、发展历程及其早期研究。 人工智能的提出时间 1956年 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会议上,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纳撒尼尔·罗切斯特和克劳德·香农等科学家首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含义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研究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科学,其定义和概念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了解最早提出人工智能含义的人及其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AI的发展脉络。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 AI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什么时候提出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以下是关于人工智能提出时间的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的提出时间 1956年 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首次被提出是在1956年。这一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等科学家首次正式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提出者是谁

人工智能(AI)的提出是计算机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了解AI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起源和未来方向。 人工智能的提出者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 约翰·麦卡锡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他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发明了LISP编程语言,为AI研究奠定了基础。 麦卡锡的工作不仅在于提出了AI的概念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概念最早在哪里提出

人工智能(AI)的概念最早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以下是关于AI概念提出地点和背景的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时间和地点 提出地点 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8月,美国汉诺斯小镇的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研讨会,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提出时间 1956年 :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标志着AI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 人工智能概念的发展历史

2025-02-21 人工智能

现代数学之父的数学家是谁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下是关于华罗庚的详细介绍。 华罗庚的生平与成就 早年经历 家庭背景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的一个贫寒家庭,全家依靠父亲开的“乾生泰”杂货铺维持生计。 数学天赋 :华罗庚在初中二年级时展现出了卓越的数学才能,常常提出新的解题思路,甚至在课堂上解答出老师也感到困惑的问题。

2025-02-21 人工智能

与代数有关的数学家

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在代数理论、方程解法、几何应用等多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将介绍一些在代数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数学家及其成就。 代数历史上的重要数学家 韦达(François Viète) 韦达被誉为“世界代数之父”,他的主要贡献包括韦达定理,揭示了多项式方程的根与其系数之间的关系。他还系统地阐述了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提出了代数符号的使用

2025-02-21 人工智能

提出23个著名数学问题的数学家是

大卫·希尔伯特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著名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尔伯特及其23个数学问题 希尔伯特的背景 早年生活与教育 :希尔伯特于1862年出生于德国柯尼斯堡,曾在柯尼斯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期间受到了海因里希·韦伯和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数学家的指导。 数学成就 :希尔伯特在代数、几何、数论

2025-02-21 人工智能

谁发明的数学这门学科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学科,其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虽然数学没有一个单一的发明者,但许多古代文明和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学的起源 古代文明 古埃及 :古埃及的数学教育以几何学为主,注重测量和绘图。古埃及人使用几何知识进行土地测量和建筑设计,如吉萨金字塔的建造就展示了他们的几何知识。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人擅长于计算,特别是在代数和方程求解方面。他们使用六十进制记数系统

2025-02-21 人工智能

数学科学家都有谁

数学科学家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还对科学、工程和经济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数学科学家及其贡献。 中国古代数学家 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还撰写了《大明历》

2025-02-21 人工智能

关于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它还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以下是一些关于数学家和数学历史的有趣故事,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是中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寒家庭,因家庭贫困辍学后,通过自学成才。华罗庚在数论、矩阵几何、典型群和多复变函数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5-02-21 人工智能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谁说的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一观点被多位数学家和领导人所强调。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一观点的来源、意义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发展。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谁说的 *** 2021年7月19日,***在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时表示:“我们之所以强调要重视数学,因为自然科学首先发端于数学,人类文明真正进入科学领域也是从数学开始的。可以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含义1950年最早由谁提出

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技术科学,其概念最早由多位科学家在1950年代提出。以下是关于这些科学家的详细介绍及其贡献。 阿兰·图灵 图灵测试 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图灵测试”,用以判断机器是否具备智能。图灵测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由谁提出来的

人工智能(AI)的提出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过程,涉及多个科学家和里程碑事件。以下是一些关键人物和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贡献。 艾伦·图灵 图灵机和图灵测试 艾伦·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设备,能够模拟任何算法的计算过程。图灵在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图灵测试”,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对话而不能被识别为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

2025-02-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首次是由谁提出

人工智能(AI)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话题,其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它的历史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AI的定义和类型有哪些?未来AI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 人工智能的提出者 约翰·麦卡锡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他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麦卡锡不仅在概念上提出了AI,还开发了LISP编程语言

2025-02-21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