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对农村自建房的规定主要围绕规范管理、保障权益和促进乡村振兴展开,核心要点如下:
一、政策核心原则
-
耕地保护红线
严禁占用耕地建房,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将面临"零容忍"处理,确保18亿亩耕地安全。
-
"一户一宅"原则
每户仅限拥有一处宅基地,超出的需收回。农民在原有宅基地翻建较易获批,新增宅基地需通过分户或退出原有宅基地申请。
-
审批与建设规范
-
所有建房需提前审批,三层及以上房屋必须由专业团队设计施工并验收;
-
建房需远离河道15米以上、山坡地坡度≤25度,确保安全。
-
二、保障农民权益
-
禁止非农化宅基地交易
严格查处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等非法购买或建房行为,市民可通过合作开发闲置宅基地参与建设。
-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承包权及集体收益分配权,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三、鼓励社会参与
允许"乡贤"下乡合作开发闲置宅基地,发展民宿等产业,同时提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四、政策实施保障
-
确权登记与资金支持
2025年底前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为农房发放"身份证";各级政府将农房建设经费纳入预算,支持抗震加固、节能改造等。
-
风险管控与监督
建立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对危房改造、违规建房零容忍,确保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