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拆迁补偿标准主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涵盖房屋价值补偿、搬迁安置、停产停业损失等核心项目,具体规定如下:
一、核心补偿项目
-
房屋价值补偿
以被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为基础,按平方米单价计算,包含房屋重置费(结构折旧后重置成本)和装修补偿(实际价值或折旧评估)。
-
搬迁及临时安置费
-
搬迁费 :根据房屋面积、搬迁距离等计算,覆盖搬家、设备迁移等费用。
-
临时安置费 :按人口每月补贴,若提供周转房则不计入此项。
-
-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针对非住宅房屋(如商铺、工厂),按经营状况、纳税记录等评估损失。
-
奖励与补助
包括签约奖励、搬迁奖励、困难补助等,鼓励配合拆迁或主动放弃安置权益。
二、计算方式与原则
-
计算公式 :
国有土地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
原则 :
-
公平补偿 :确保被征拆人生活水平不降低;
-
先补偿后搬迁 :补偿到位后方可搬迁;
-
公开透明 :补偿方案需公示,保障被征拆人知情权。
-
三、区域差异
-
城市与农村 :城市补偿更注重市场价值(如北京按结构折旧单价计算),农村补偿以土地原用途和年产值为基础。
-
具体标准 :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例如北京明确按人口每月补贴周转费。
四、法律依据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核心法律依据,规范补偿原则、范围及方式。
总结 :拆迁补偿需综合评估房屋价值、区位、用途等因素,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并严格执行,确保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