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负债是企业因预收客户款项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而产生的负债,核心特点是“收钱未交货”。其典型场景包括预付费卡、订阅服务、工程预付款等,需按履约进度逐步转为收入。以下是具体案例与处理逻辑:
-
在线教育年费订阅:用户支付3600元购买全年课程,企业需按月解锁课程并分摊收入。收款时全额计入合同负债,每月按课程进度确认元收入(不含税),同时结转对应销项税额。
-
零售预付费卡:超市发行1000元购物卡,需预估兑换率(如80%)。售卡时885元(不含税)计入合同负债,实际消费时按比例确认收入,未兑换部分转入其他收益。
-
电信合约机套餐:用户预付6000元获手机和话费服务,需拆分设备(4000元)与服务(2000元)对价。交付手机时全额确认设备收入,话费按月分摊元。
-
房地产期房预售:预售1000万元房款2年后交付,需计算隐含利息(假设利率5%)。合同负债按现值万元入账,差额作为融资费用分期摊销。
-
SaaS自动续费:收取12000元年费(默认续约1次),合同负债按2年分摊。每月确认元收入,待转销项税额同步结转。
提示:合同负债的关键在于准确拆分对价、匹配履约进度,并区分税负时点。企业需结合业务实质选择计量方法,避免混淆传统预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