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来水管理通常由县级水利部门主导,并涉及住建局、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的多级协同管理。具体实施中,水源保护与工程建设归水利局监管,日常维护由乡镇水管站负责,水质安全则由环保部门定期监测。以下是关键管理职责的详细说明:
-
县级水利局的核心作用
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水利局负责统筹规划、技术指导和资金调配。主要工作包括水源地选址评估、供水管网布局设计、新建/改建工程的审批验收等。例如,在滁州地区,水利部门会联合地质勘探队对地下水层进行检测,确保供水可持续性。 -
住建局的配套设施管理
城镇供水条例延伸至农村后,住建部门需监督输配水管网、加压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重点检查PE管材抗压强度、水表安装规范等,防止因材料不达标导致的二次污染。 -
乡镇政府的运维主体责任
各镇设立的水管站承担着水费收取、设备检修、应急抢修等日常管理工作。安徽部分乡镇已建立智能化监测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管网压力和水质变化,异常情况自动派单维修。 -
村级组织的末端服务
村委会负责本村范围内的供水纠纷调解、用水政策宣传。部分地区推行“井长制”,由村干部牵头组织村民清理蓄水池、维护消毒设备,形成共管共治模式。 -
环保与卫健的联合监督
生态环境局每季度开展42项水质指标检测,重点关注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卫健委则对末梢水的浊度、余氯等实时数据联网监测,确保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建议村民发现水质异常或管道破损时,优先联系乡镇供水服务站,同时可通过“12345”热线向水利部门反馈。日常注意查看村委会公示的水费明细与检修通知,共同维护饮水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