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不绝口”中的“绝”意为“停止”,整个成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极度称赞,以至于“停不下夸奖”。 其核心含义可提炼为三点:①表示动作的中断或终止;②强调程度上的极致;③隐含情感上的高度认可。以下是具体解析:
-
本义溯源
“绝”最初指用刀割断丝线(甲骨文象形为刀断丝),后泛指一切“断绝”行为。在“赞不绝口”中,引申为“嘴巴停不下来”,即夸奖行为无法中断。类似用法如“滔滔不绝”(说话不停)、“络绎不绝”(连续不断)。 -
程度强化
“绝”作副词时表“极端”“完全”,如“绝妙”“绝无仅有”。此处通过否定形式“不+绝”,反向强调称赞的持续性,暗示评价达到极高水准。例如“绝口不提”与之相反,用“绝”强化“彻底沉默”。 -
情感投射
成语隐含主观情感的强烈投入,类似“拍案叫绝”(因赞赏而激动)。这种情感张力使“绝”从物理性“中断”升华为心理层面的“无法抑制”,如“悲痛欲绝”中的情绪极致化。
总结:理解“赞不绝口”需抓住“绝”的双重性——既指行为的中止不能,又暗含情感与评价的巅峰状态。这一字眼让夸赞更具画面感,成为中文里表达高度认可的经典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