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不绝”中的“绝”意为“停止”或“断绝”,强调赞美之词持续不断、毫无停歇。 这一用法源自成语“赞不绝口”,通过否定词“不”与“绝”的搭配,突出表达对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属于汉语中常见的褒义表达形式。
-
核心语义解析
“绝”的本义为“断丝”(《说文解字》),引申为“停止”“尽头”。在“赞赏不绝”中,“不绝”即“不停”,整体含义为“赞美之词连绵不断”。例如《红楼梦》中“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即典型用例。 -
语境中的动态表现
“绝”在此类成语中通过否定形式强化动作的持续性。类似结构如“络绎不绝”(人流不断)、“滔滔不绝”(言语连续),均以“绝”为语义支点,反向强调行为的未完成状态。 -
近义对比与情感强度
与“叹赏不绝”“誉不绝口”等近义词相比,“赞赏不绝”更侧重主观情感的主动输出,而“绝”字的使用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类似“拍案叫绝”中的惊叹感。 -
现代应用场景
该表达常见于艺术评论、产品评测等领域,如“观众对演出赞赏不绝”,既保留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汉语简洁直接的表达需求。
提示: 理解此类成语时,需结合“否定词+绝”的结构特点,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否定终止状态来凸显行为的持续性。掌握这一规律,能更精准地运用类似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