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不同统计口径有所差异,以下是相关数据及背景信息:
1. 不同统计口径的平均工资数据
- 工人平均工资:1990年工人平均工资为每月178元。
- 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根据《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150元/年,即约每月178.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为9.7%。
- 人均工资:有报道称,1990年12月的人均工资为168元/月。
2. 数据差异的原因
- 统计范围:不同统计口径可能覆盖了不同的职业群体,例如工人、职工或更广泛的就业人群。
- 工资形式:统计中可能包括或排除了奖金、津贴等额外收入。
- 时间点:例如12月的工资统计可能反映了年末的情况,与全年平均有所差异。
3. 1990年经济背景
- 经济增长:199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400亿元,同比增长5%;国民收入为14300亿元,同比增长4.8%。
- 物价水平:当年物价上涨对工资水平产生了影响,实际工资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后)为9.7%。
- 城乡储蓄:199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7亿元,增长36.7%,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总结
1990年中国的平均工资水平约为每月178元至2150元/年(折合每月约178元),具体数据因统计口径而异。当年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为工资水平带来一定影响,但整体收入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这些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