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事了,作为挂名监事是否需要担责?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未实际参与经营,挂名监事仍可能因公司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关键在于是否履行了法定监督义务。以下是具体风险与应对要点:
-
法律责任不可规避
根据《公司法》,监事需监督公司财务及高管行为。若股东出资不实、公司非法经营或高管违规操作,挂名监事可能因“未勤勉尽责”被追责,需连带赔偿损失或接受罚款。例如,为虚假转账提供账户或未阻止违规变更股权,均可能被认定为失职。 -
民事与刑事风险并存
- 民事责任:公司因监事失职遭受损失时,挂名监事需承担赔偿,且个人信用可能受损。
- 刑事责任:若公司涉刑案(如非法集资),监事若无法证明已尽监督义务,可能面临共同犯罪指控。
-
如何降低风险
- 立即退出:通过法律程序解除监事职务,需与公司协商变更工商登记。
- 留存证据:证明自己未参与经营或已尝试履行监督职责(如会议记录、书面提醒等)。
总结:挂名监事绝非“空衔”,法律默认其知情且应履职。建议尽快通过正规途径卸任,避免因公司问题牵连自身。若已涉纠纷,需专业律师介入厘清责任边界。